作者 Daisy Chuang | 發布日期 2023 年 02 月 09 日 15:07 | 分類 太陽能 , 核能 , 能源科技
國際能源署(IEA)分析指出,未來幾年世界上新建發電廠基本上都會來自再生能源跟核能,現今主流化石燃料電力則會因為環境污染而逐漸退場。
IEA 預估到 2025 年,低碳能源將滿足全球 90% 以上的新增電力需求,大部分將來自太陽能、風力發電與水電等再生能源,再生能源將占全球發電量的 35%,燃煤發電量則下降到 33%,現在核能捲土重來,出現溫和復甦的跡象,2025 年核電世界電力供應可達 10%,天然氣則維持在 20% 左右。
預計未來三年全球電力需求增長的 70% 以上將來自中國、印度和東南亞,儘管隨著中國逐漸解除 Covid 限制,仍有很多的不確定性,但 IEA 預計,中國在全球電力消費占比將從 2015 年的四分之一,2025 年會提高到新紀錄三分之一。
IEA 也預計電力產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 2022 年達到峰值後,會開始趨於穩定或下降。IEA 執行董事 Fatih Birol 表示,我們已經接近電力部門碳排放的臨界點。
在節能減碳使命與社會壓力下,每個國家都試圖實現自身能源目標,不少國家的目標是在 2050 年實現淨零碳排,推動電力結構變化的同時,也有助於太陽能和風能成本下滑,讓再生能源也變成最便宜的發電來源之一。
即使如此,愈來愈極端的天候型態也衝擊能源基礎設施,風能、太陽能和水力發電本來就是靠天吃飯,發電量不一定,2022 年嚴重的乾旱除了衝擊美國、歐洲和中國水力發電量,影響當地的工廠跟民生用電,乾旱甚至衝擊法國的核能,因為電廠的冷卻反應爐使用河川的水。
IEA 在報告中表示,這些困境顯示電力供應和需求越來越依賴於天氣,為電網帶來很大壓力,未來電網除了得更乾淨,還要更有彈性,反應速度也得更快。
(首圖來源:pixabay)